取暖季開啟、“大氣十條”收官、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諸多因素下,一場史上最大“停產潮”席卷華北地區,在環保執法的深刻影響下,京津冀多個行業都急速變遷著,短期內,多個行業的業態已天翻地覆。
因與大氣污染緊密相關,涂料及其相關的家具、汽修、金屬加工等行業受“停產潮”沖擊最大。11月底,媒體爆出消息,銷售額常年排名國內市場第一的立邦涂料被部分關停,關停廠區位于河北廊坊,分別為廊坊立邦涂料有限公司與立邦涂料(河北)有限公司。據知情人稱,其油漆生產線目前已經全線停產。
近日,《北京市2017年空氣重污染應急制造業企業停限產名單》(下稱名單)也被詳細披露。據稱,今年北京的市級停限產企業數量激增500家,其總數由2016年的212家迅速攀升到712家。此前,北京對于企業減排措施應滿足何種減排比例無具體要求,但在新版的預案中則增加了相應的減排比例要求。
名單顯示,北京地區還未外遷的多家涂料企業均遭全面停產。涂料下游行業——家具業則受影響最廣,據資料顯示,有多達88家北京的家具企業遭遇限、停產,而立邦工廠所在的廊坊市,也有多達87家家具廠被下達限、停產通知。
據通州家具業相關人士何先生介紹,目前北京、廊坊乃至天津和整個河北地區的家具廠,大多數都已停產,歇業期間,不少家具廠老板已主動接洽水性涂料企業,詢問“油轉水”相關信息,或對接具體的相關技術。也有不少廠家正謀求外遷,不過遠離北京、天津這一人口將近4000萬的廣闊市場,去到消費水平較低地區發展,在他看來是一條并不明朗的前路。
汽車相關行業也廣受波及,主要集中在汽車制造和汽車修理。汽車制造或維修過程中,噴涂的漆體會釋放VOCs,將加重霧霾。目前,仍有大量車間的廢棄處理不達標,尤其是汽修廠,仍采用幾十年來完全暴露在空氣中的直噴工藝。未經處理的廢氣,不僅嚴重影響工人健康,也直接破壞大氣環境。
據了解,今年京津冀地區對汽修行業的檢查力度明顯加大,超標排放企業將被處以10萬到100萬的處罰。目前,汽修行業已定下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標準明確加嚴了調漆工藝的管理,要求所有汽車4S店和汽修廠必須設置密閉空間的調漆室,并且安裝廢氣處理設施。
日前,《河北省環境保護稅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適用稅額方案(草案)》審議通過。方案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河北省開征環保稅也進入了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