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還是升級?
眾所周知,現階段家具生產過程中依舊大量使用傳統溶劑型油漆,而在這過程中如果凈化措施不到位,或廢漆桶處理不當,都會給大氣造成極大的污染。因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形成PM2.5的重要來源,同時也是霧霾天氣產生的重要原因,而VOC排放中約18%是由傳統溶劑型油漆產生。因此,如果家具企業想要抵抗外遷大潮,首要的就是拋棄油性漆,改用水性漆。
但是,水性木器漆使用成本較高,比傳統油漆高30%-50%,而且水性漆涂刷要求嚴格,而在原工廠進行生產線改造難度很大,所以并不是每一家企業都能完全將這項技術應用在自己的生產線上。更有甚者,就算家具生產企業花費了巨資進行了水性漆改造,可能還是會因為無法達到環保指標而無法正常生產。
因此,外遷的家具工廠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逃亡式”外遷,一方面環保政策越來越嚴苛,生產技術跟不上;另一方面是物價不斷上漲,相應的原料成本、人工成本、物業成本等都急劇上漲,不得不搬到生產成本較低的地方。
當然,在多重要求和嚴苛標準下,也有一些企業主動出擊,著手布局未來。家具工廠外遷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機遇。對一些認知明確、定位精準的企業來說,如果能抓住這一次機會,依托各地新興產業園的各方面優勢,實現制造、倉儲和物流一體化的模式,加大開發研究的力度,或者與其他家居品牌一起,以一個產業園為聚集地,聯合運輸送貨等,就能夠節約成本,同時提高效率,最終逐步實現產業升級。
家具工廠外遷了,事兒就完了嗎?
事實上,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早幾年就有家具工廠主動外遷,只不過隨著相關政策的出臺和實施,這一動作才引起廣泛關注,而隨之而來的關于家具價格和服務的討論更是越來越熱。
消費者從自身角度出發,關心的問題十分樸素:工廠搬走了,離得遠了物流成本肯定更高了,而且工廠外遷所需的費用不少,相應的產品會不會漲價?買家具是不是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送到手上?買的家具出了問題,售后服務會不會跟不上了?而針對這些問題,企業都應該有相應的行動,穩定經銷商和消費者的心。
除了消費者關心的問題,還有企業自身發展的問題。不管是“逃亡式”外遷,還是主動升級式外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才是最最重要的問題。工廠轉移并不意味著品牌的外遷,因此企業從設計到研發,從管理到銷售,相應的高標準嚴要求都不應該有所改變。此外,工廠外遷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機會,如果能借此機會實現制造、生產和研發的升級轉型,對企業甚至整個家具行業來說都是促進作用的。
總而言之,工廠外遷是傳統家具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而外遷并不是簡單的遷移,還需要考慮企業的轉型升級。因此如何抓住機遇實現產業升級,還需要企業自身精準定位、靈活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