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企業的創新之路何在?
本期嘉賓:
江蘇省政府采購中心副主任
龔云峰
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采購二處家具項目負責人
方寧
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
朱長嶺
北京家具行業協會副會長
何法澗
曲美家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瑞海
北京黎明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
肖敏
北京世紀京泰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
史明贊
主持人:本報記者
耿丹丹
正如現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所言,企業只有兩項基本職能,那就是創新和營銷。創新對于一個企業的意義,怎么強調都不算過分,但這恰恰也是困擾許多家具企業的難題:作為傳統行業,怎樣在資源和人才限制的前提下,實現有效創新?在促進家具企業創新方面,政府采購能否有所作為?
《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特邀請業內專家、企業負責人、采購機構家具項目負責人一起探究行業內的創新模式,共同審視家具行業的目前和未來。
行業不利因素增多 創新成發展動力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各位嘉賓參加本期沙龍討論。首先,請各位嘉賓為讀者介紹一下你們所理解的家具行業創新的目的和意義。
朱長嶺:我認為創新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環節。家具行業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的行業,企業的生存基礎就在市場,而這個市場的變化是非常快的,為了跟上市場節奏,家具企業就得必須創新。
何法澗:我很同意朱理事長的觀點。目前家具企業既面臨著人民幣升值、勞動力價格提高、原輔材料上漲,又要面臨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不減、國家環境治理力度加大等眾多因素,如何謀得發展,確實值得業內深思。
趙瑞海:的確如此。在當前復雜形勢下,企業要通過創新走出自己獨特的品牌道路,形成并提升品牌的辨識度與忠誠度;其次,創新可以激發企業的生命力,并提升再創新的積極性,從而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史明贊:現在家具企業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大家在硬件上都相差不大,最后比拼的就是企業的軟實力。而企業的軟實力如何,與企業的創新能力分不開。
主持人:創新是企業獲得持續發展的最重要動力,目前我國家具行業整體創新水平又是如何?
朱長嶺:就像我前面所說,家具企業在跟隨市場方面所做的創新,比較到位,如開拓電商、緊跟城鎮化建設、轉變經營方式。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新的經營模式對傳統模式的沖擊,如何減少這些沖擊帶來的負面影響等等,這些都是家具企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何法澗: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家具生產大國,家具行業開始了轉型升級,已經從單純的依靠低成本競爭優勢向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轉變,產業集群和重點企業為代表的不斷改進。創新促進了家具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但是人才供應腳步跟不上,同時原創研發能力還很欠缺,研發設計能力還有待加強等等,也是不爭的事實。
史明贊:我國家具行業的整體創新水平仍需要大提升,尤其是設計方面。國外一些大型家具展會的部分展廳會不歡迎中國人參觀,原因就是怕一些中國企業直接拷貝他們的設計。
創新型企業的衡量標準是多方面的
主持人:創新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現在人人都在談創新,但并不是都真正懂得創新,什么樣的企業才是創新型企業?是否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呢?
朱長嶺:事實上,將創新這個詞外延擴大來說,創新是涵蓋經營方式、管理方式、技術、企業文化等多個方面的。創新型企業不僅僅是體現在產品設計上,更重要的是管理模式、組織結構、經營模式上。
肖敏:我所理解的創新首先是觀念創新,特別是領導者的觀念創新,摒棄陳舊、僵化的觀念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這是企業生存的基礎。其次是管理創新,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強化有效激勵約束機制,在分配上充分體現創新人員的勞動價值,激勵他們創造更多的創新成果,這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內在動力。最后是產品與技術創新,這是實現創新發展的核心問題。
史明贊:在產品與技術創新上,以市場為導向,解決好“做什么”和“怎么做”,一是要掌握市場需求,不但要掌握現實的需求,更要捕捉潛在的需求,做到洞察先機;二是要研究如何滿足市場需求,更要研究如何能動地影響市場需求;三是要解剖自己、解剖競爭對手,發現對手優勢和劣勢,做到知已知彼才能制定有效的措施參與競爭;四是在應用新材料、新工藝,適當增加適合自身條件的技術含量,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何法澗:創新型企業的衡量標準要從管理、企業文化、產品與技術等方面綜合考慮:在國內家具行業居突出地位;在創新方面(特別是技術創新)成績卓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是行業標桿企業;產品差異化設計,整體技術水平先進,在市場中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和持續發展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創新管理、企業文化以及良好的口碑。
事實上,國家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中華全國總工會3部門曾聯合開展國家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經認定的企業依據《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享受相關扶持政策。
2010年,北京家具行業協會開展創新型企業認證的試點工作,形成了管理創新、產品及技術創新、企業榮譽3個方面為主體的65項可量化的考核指標。2012年,協會對初評符合條件的企業,組織專家現場進一步考評,曲美、黎明、世紀京泰等5家企業被評為“北京家具行業AAA級創新型企業”。通過此項活動,發揮標竿企業的引領、導向和示范效應,提升企業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能力,引導企業走自主創新發展之路。
主持人:創新是多方面的,但企業的定位和實力決定了他們各自創新方向不盡相同,請幾位企業老總分享下你們是如何找尋到適合自己的創新方向?
趙瑞海:正如各位所說,創新要滲透到各個方面,我們也正是這樣做的。在設計方面,聘請國內外著名設計師,并組成國際設計聯盟;在制作工藝方面,除了特有的彎曲木工藝之外,還將環保理念融入制作細節;在營銷方面,開創“鼠標+水泥”的營銷模式,并借助社會新媒體平臺的影響力,聯動官網、微信與微博,進行資源整合,多面營銷推廣;在管理方面,加大對終端銷售渠道的管控力度,并從團隊培訓等方面加大了對地方經銷商的幫扶力度。
肖敏:我認為家具作為一個傳統行業,可以借鑒其他前瞻性的行業,結合企業自身情況,來提出適應企業自身的創新思路,比如我們進軍電商,就有效的利用了網絡營銷方式。此外,創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比如我們的車間6S管理,也是一步一步完善起來的。
史明贊:舉一個產品創新設計的例子,考慮到一般單位中午會有午休,所以我們的設計師將椅子進行設計成平常可以坐著辦公,中午又可以放成床。同時,我認為創新要與安全、質量結合起來。此外,企業文化創新要集合自身特點,比如我們形成pk文化,車間的兩位工人師傅就某一項工序進行pk,勝者有獎勵,敗者就做俯臥撐。
政府采購要加大創新產品推廣力度
主持人:從何會長的介紹中,我們了解到北京家協在引導企業創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作為政府采購專業媒體,我們關注政府采購家具市場。你們認為政府采購在家具企業創新上有何作為?
龔云峰:目前,在我們接觸的招標項目中,對科技發明、外觀設計都有加分。就像前面所說,對于企業創新是要有衡量依據的,這樣在鼓勵企業創新的同時,更為采購機構提高了可操作性。
方寧:我們一直鼓勵企業創新,同樣對發明專利都有加分,但是家具企業的發明專利并不多,多是外觀設計上加分。這種可以量化的創新內容,是比較容易判斷的。而另外一些不能直接量化反映在投標文件中的內容,就不容易來判斷。比如,像鋼制家具,我們看重企業在環保方面的創新,這些對設備、工藝都有嚴格的要求。但是這些內容不能在投標文件中直接呈現,只能依據對方出示的材料、現場照片來判斷。除此之外,我們也將企業管理創新納入考慮。企業的創新在投標文件中是很難直接度量的,需要一個權威性的標準,這樣才會避免形成模糊地帶。
主持人:兩位嘉賓也提到,對于企業的創新能力應該有一個權威性的標準。這與北京家居行業協會開展創新型企業認證試點工作不謀而合。除此之外,對于政府采購支持企業創新,各位嘉賓有哪些建議或者困惑呢?
朱長嶺:政府采購支持企業創新,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能違背政府采購的“三公”原則。此外,政府采購支持企業創新,也應將企業納稅情況、對社會有無貢獻等方面考慮進去。
何法澗:我的困惑是在創新型產品的應用和推廣問題。創新產品具有高附加值,價格也應高于同類普通產品。但在政府采購家具市場,家具報價得分一般采用低價優先法計算,再加上某些產品的最高限價,故投標企業很少提交創新產品來投標。久之,政府采購家具形成了當前多年未變的材料(如溶劑型涂料)、工藝要求以及家具樣式等。目前,國家對環境治理力度不斷加大,各地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節能減排等政策。這種背景下,政府采購家具不創新有可能會阻礙家具企業的創新發展。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在家具的新技術、新產品的使用、推廣上加以引導,鼓勵和促進政府職能部門使用創新型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