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紅木家具而言,盡管它也叫家具,但仍然是有別于一般民用家具的,雖然近年來實木家具之風盛行,但無論是材質的稀缺性、工藝的復雜和優越性、以及其高于普通家具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格,都是消費者將其區別于一般家具的原因。其獨特的產品屬性,也造成了紅木家具無論是銷售模式、市場渠道、市場營銷,還是品牌傳播方式等都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民用家具。對此,記者采訪了友聯家具銷售經理白亞娟。
材料稀缺、人才稀缺是紅木發展的難題
建立一個家具企業,就必須涉及到準入門檻的現實問題,有別于普通的家具工廠,建立一個紅木家具工廠,其門檻往往要高于其他產品類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原材料的來源和渠道,對于一些稀缺木種,很多時候外行人是很難找到穩定、實惠的采購渠道的,即便花大價錢購得木材,但無形中也就提高了產品的成本,使產品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同時貨源的穩定性也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發展;另外,眾所周知,紅木的制造多以繁復的雕刻工藝為主,這需要大量經驗豐富的雕工依靠手工完成,隨著中國用工環境的變化,以及年輕人對于工作種類的不同態度,優秀的雕刻師傅已經越來越彌足珍貴,這也是紅木領域最為重要的資源和門檻。
為此,友聯特別在2012年成立了“友聯商學院”,在擔負培養優秀人才的同時,也擔負著培訓各地專賣店銷售人員的重任。科學的用人機制和管理平臺,使得友聯的高級技術工人和工藝得以傳承,師傅帶徒弟的模式盡管傳統,卻一直沿用至今。筆者在友聯的展廳,見到了一個類似博物館的空間,陳列著紅木雕刻時所要用到的一系列工具,僅是雕刻一道工序,就需要用到十幾種,甚至幾十種不同的工具,其工藝的復雜程度可見一斑。
融合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傳統與獨立渠道模式
5月16日,第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深圳文博會”)紅木產業聚集區分場各系列活動即將在深圳觀瀾紅木家具藝術街舉行。作為國家指定的唯一一家中國中式古典家具研制中心——深圳祥利工藝有限公司(即“友聯·為家”)也將在深圳廠區同時隆重舉辦以“弘揚國粹,品鑒中式古典家具文化”為主題的紅木展,為前來參觀的紅木家具愛好者清晰、直觀地展示中式古典家具的淵源以及如何鑒賞中式古典家具等。
目前的紅木銷售仍以店中店的渠道形勢為主,對于一些重要的代表性市場,部分企業也選擇自主經營的渠道模式。友聯未來將朝兩個方向發展,傳統的店中店模式需要通過更多的途徑和方式方法幫助經銷商盈利,同時企業也鼓勵,甚至幫助經銷商開設相對體量更大、自主性更強的獨立店模式。企業認為獨立店能夠更好的體現紅木的文化內涵和其獨特的價值,對于經銷商而言,也能夠更好地提升其在當地區域市場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