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家具經銷商處境艱難的重要原因就是賣場租金居高不下,同時快速擴張,導致了賣場不搞活動沒有人,搞活動經銷商虧本,對經銷商來說怎么做都是虧。
賣場漲租擴張 經銷商苦不堪言
從去年開始,家居建材賣場“漲租潮”從年初席卷到年末,大范圍、大幅度的漲租令很多經銷商直呼“傷不起”。在北京,家具賣場每平方米年租金高達六七千元,100 平方米的店年租金超過70 萬元。上海、杭州、廣州等地大賣場在租金上也不遑多讓。由于租金過高,在全國各地的一些賣場,甚至發生了經銷商集體抗議租金過高、拒交租金的現象。
“現在一家年銷售額在500萬元的品牌店面,光租金都要去掉1/3以上,再加上促銷成本和管理成本,如果產品售出的價格與出廠價格相比沒有50%的利潤,都是沒錢可賺的。”一經銷商抱怨道:“現在哪里是自己做生意當老板,這都成了給賣場打工了。”另外,許多大賣場將裝修、宣傳、運營管理的成本以高額租金的方式轉稼給賣場內商家,以至于商家入不敷出,經營難以為繼。與此不相對的情況是:成本上去了,銷量卻上不去。記者經常看到各大賣場門可羅雀,“安靜”異常,但是在這樣的“靜謐”之下,其實暗存另外一種動態:商戶撤店潮暗流洶涌。以深圳布吉紅星美凱龍為例,整個賣場已有近30家商戶撤場,空租率超過10%。其實撤店的情況,從去年年末就已經開始,只是當時還不算明顯,但是今年再看賣場,入駐品牌已經發生了變化。有業內人士預測,五一過后還將有大批品牌撤出。
深圳某家具董事長尤國忠提醒企業與經銷商都要有持久戰的心里準備,”我們希望經銷商朋友們有個心理準備,因為估計在三年之內,國家的宏觀調控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調整,今年形勢不好,明年也不一定會好到哪里去……”當筆者問家具店的情況時,來自經銷商、生產商、賣場三方面的信息都顯示,約有近80%的經銷商處境艱難。不少以往經營尚可的老經銷商是在吃老本,勉強維持。
大型連鎖賣場繼續強勢擴張
目前,我國連鎖賣場的老大紅星美凱龍旗下賣場總面積約600萬平方米,超過德國家居賣場面積的總和(500 萬平方米)。居然之家旗下賣場總面積超過200 萬平方米,其余擁有連鎖店總面積100 萬平方米左右的賣場也不在少數。
據天津方面消息:歐亞達家居一年開倆店;紅星美凱龍位于津濱大道的家居MALL正式啟動,開業兩天客流量突破5萬人次;居然之家成為天津市商業聯合會唯一指定的“家具以舊換新”試點單位;集美家居占據環城居住區有利地形……自2004年以來,全國知名家居連鎖賣場相繼布局天津,天津家居消費賣場也從當年的十來家迅速擴張到數十家,市內六區與濱海新區每年都有數個新品牌賣場開業。
大賣場的這種強勢擴張步伐,預先在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也不無關系,一項調查表明:結果顯示90%的消費者都會在裝修期間進入大型家居連鎖賣場,其中80%左右消費者會在賣場中消費,一半左右的消費者會在家居賣場中購買主要的裝修材料。“以前我家老房子裝修時,買建材就到河西、紅橋倆區的建材城轉轉,基本材料就買齊了,這些建材城里的東西都差不多,選擇空間也不大。”正在準備幫兒子裝修婚房的方女士對家居消費的變化深有體會:“現在全市到處都有建材城,不論住哪都能在附近找到大型的賣場。而且每個賣場的產品、款式、品牌全都不一樣,天天去看都覺得逛不完,這么多的材料可供選擇,相信新房裝出來一定能有自己獨特的感覺。”
地方賣場遍地開花 爭搶本土市場
近年來大的知名賣場漲租的事實迫使一些企業不得不面臨“撤場”局面,大賣場的撤店潮一定意義上又成就了地方賣場的井噴。
“強龍難壓地頭蛇”,地方賣場近來更是雨后春筍,隨口叫的出的最近招商的地方項目就有歐華尚美長春店、山東平度宜室宜家家居廣場、歐華尚美沈陽店何總、重慶聚信美家居、湖北宜昌康龍家居廣場、湖北宜都康龍家居廣場、深圳龍華世峰群興家居、湖北紅安融園、河北邢臺藍鳥、深圳龍華皇家壹號、邳州歡樂買等不下三十家。
除了賣場品牌,家裝企業品牌也同樣上演著搶灘大戰,家裝公司涉及家具生產已經不是什么新聞。由于家裝行業和家具行業息息相關。多數家裝企業都有自己的木作工廠,家裝工程中必須應用的工藝流程不太復雜的品種,像木門、衣柜等產品就可以通過旗下家具廠進行生產。現在家裝公司的家具套餐已經頗為流行,他們推出價格合理的整合配套性套餐業務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目光。比如:在天津東易日盛、實創、今朝、業之峰、元洲、龍發等異地家裝企業也紛紛在天津設立分公司,大批消費需求讓這些家裝企業順利地分到了一杯羹,尤其是東易日盛天津公司就連續兩年成為該企業全國銷售系統亞軍。,
賣場過剩助長消費惰性 市場萎縮
賣場擴張過度,導致的直接結果是賣場過剩,目前我國家具賣場的體量已大大超過了市場消費容量。粗略估計,我國1 萬平方米以上的賣場超過1000 家,其中包括大量面積達數十萬平方米的大型賣場。如:南京金盛家具城、浙江義烏家具城、福建安南家具城、上海國際家具村、重慶巴南家具城、武漢金海馬家具城等賣場,面積都在50 萬平方米以上。此外,我國一、二線城市賣場面積也相當驚人:北京家具賣場約400 萬平方米,上海、深圳家具賣場面積約300萬平方米,香河、重慶、廣州、東莞家具賣場都超過200 萬平方米……幾乎所有一、二線城市,其家具賣場容量都超過了應有的容量。
另據統計,目前,全國家具賣場總面積超過4000 萬平方米。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按1 萬平方米年銷售1 億元計算,目前國內市場年銷售2000 億元,只有2000 萬平方米的賣場就足夠了。這意味著有將近50% 的賣場過剩。
過于失衡的買方市場,客觀上也助長了消費惰性,使市場進一步萎縮。據了解,近兩年來,全國各地每年倒閉及投資方易主的中小賣場總數在1000 家以上,如此驚人倒閉頻率顯然是不正常的。這對于被連鎖巨頭拖垮的中小賣場來說也是不公平的,同時也意味著數額驚人的資源浪費。
顯然,在這種情況下,不應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出看待家具賣場之痛。家具賣場說到底是銷售通路的問題,家具賣場受制于經濟大環境。銷售通路日趨多樣化,行業呼喚真正適應新形勢的通路渠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