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眾多上市的家居企業業績欠佳,依然無法阻擋企業謀求上市的渴望。如何合理利用資本推動家居企業的發展,尚是一個待破的困局。
上市公司業績堪憂
適逢新舊年更替之際,各大上市公司的年、季度財報也紛紛公之于眾,但記者查閱上市家居企業財務成績單時,發現這些家居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態并不樂觀。
上市較早的宜華木業(SH600978),據大智慧證券網站相關數據披露,去年其前三季度營業利潤雖整體上升,但截止到第三季度,同比還在下降,沒有顯著進展。這與2004年宜華木業在上海鳴鑼上市時宣稱的五年內打造世界知名家具和地板制造商的戰略目標相距甚遠。縱觀其上市后的發展,其產品并未在業內形成氣候,利用資本進行多元化經營反倒落下個“四不像”的名號,業內近期更曝出靠壓低員工薪酬來提升業績的丑聞。
同樣陷入資本困局的還有10年前就上市的皇朝家私(HK01198),著名板式家具的頭銜及大牌明星代言并未讓皇朝在資本浪潮里愉悅地翻騰。據皇朝家私2012年半年報顯示,其營業額減少了30%,凈利潤更是暴跌89%,使這個在香港第一家上市的家居企業陷入尷尬境地。另一家上市的建材企業也好不到哪兒去,主營中(高)密度纖維板的威華股份(SZ002240),從2008年上市至今,凈利潤率增長已跌至-3111.11%,2012年前三季度凈虧損則達到8248.82萬元,雖然公司方面稱,這與中纖板行業產能過剩有直接關系,但很難讓股民們信服。
老牌上市企業陷入困境,新加入的上市企業日子也不好過,去年中旬剛登上上交所的喜臨門(SH603008),發行價為12.5元,經歷了半年的資本市場考驗之后,現股價還在9.50元左右徘徊。上市,未必真能幫企業做大做強。
企業排隊等待上市
與上市家居企業普遍遭遇業績下滑的情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企業仍然削尖了腦袋希望進入資本市場。這些企業似乎不相信資本困局一說,依舊奮力地想通過上市獲得新的發展契機。
記者在2012年5月證監會發行監管部對外公開的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中看到,僅被列入上市初審范圍的家居企業就有十多家,頂固家具、帝王潔具、三棵樹涂料、好萊客家居、永藝家具等行業內大牌家居企業都紛紛來占位。友邦吊頂等十幾家企業離上市似乎更近,都進入了審核流程。東易日盛則成為2012年最早一批順利通過證監委審核的企業,目前正在為上市做最后籌備。
據了解,紅星美凱龍、蒙娜麗莎等行業龍頭雖未明確上市具體時間,但也紛紛摩拳擦掌,時刻為上市做好充足準備。
證券人士分析無論資本市場存在何種風險,依靠上市迅速獲取資本發展的誘餌依舊對家居企業產生巨大誘惑。面對著誘惑,也有一些企業反應相對冷靜。處在上市沖刺階段的東易日盛董事長陳輝表示:“我們看重的是上市資本帶來的品牌公信力、人才匯集以及占領市場份額方面的優勢。一兩年之內國際國內的形勢不會改變,只有引領公司成功上市,才不至于讓外部環境因素影響我們。”業內人士則預測,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上市仍舊是家居企業找尋突破自我的一種強有力手段。
破解資本困局成難題
上市獲得資本支持是一柄雙刃劍,用得好可以刺破發展僵局,用得不好便會傷及自身。面對上市家居企業前赴后繼進行資本運作但未見太大成效的境況,業內人士分析,很多企業都有一種錯誤的想法,認為上市的最終目的就是融資,其實融資并非上市的惟一目的。上市應該因地制宜,首先要看企業自身是否做好了上市準備,準備不充分就冒然上市,反而會使企業陷入資本困局不能自拔。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指出,上市的好處顯而易見,它可以為企業提供一個廣闊的資本平臺,同時對企業聚集更多人才和口碑都有很大益處,但他同時指出,跟服裝、飲料等行業相比,在中國上市的家居企業還相對較少,因此缺乏一些資本管理經驗。他建議企業上市需拿出配套的管理措施,提升管理水平,擴充團隊建設,還要適當地拓展新的渠道,這樣才能夠在資本運作時更有針對性。
證券人士也表示,未來家居行業上市機會將越來越多,甚至會有很多企業到海外上市,但就目前來看,企業如何以良好的姿態面對上市所帶來的資本,還是很多家居企業面臨的一個難題,有待上市公司及即將上市的公司一同去探索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