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高明區成立由首批60家成員企業和12家科研及企業服務機構組成的家居產業聯盟。該聯盟包括衛浴潔具、建筑陶瓷、人造石英石、家具制造、家電照明、塑料制品、鋁材制品、油漆涂料、五金電工和家用紡織10大行業,涵蓋了全區三分之一的制造業門類。
產業聯盟是企業出于共贏為目的而結成的互相協作和資源整合的一種合作模式。高明區家居產業2011年已有規模以上企業249家,工業銷售產值達750億元,產業集群正在加快形成,在這一進程中,高明區在尊重企業意愿基礎上引導成立家居產業聯盟,是希望借此整合跨行業資源,使家居產業在抱團中實現跨越式發展。
產業聯盟對高明來說還是新生事物,但在全國已有20多年的歷史。如何使其血肉豐滿、運作順暢,真正擔當起資源整合、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和家居采購四大平臺的職責,除了實踐中摸索之外,學習借鑒其他地區的經驗與教訓無疑是必須的。
與高明一江之隔的順德有全國最大的家具交易市場、最大的家具材料市場、最大的木工機械市場,集聚了一批優秀的家具營銷人才和熟練技工。與此同時,順德家具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壓力,目前正在從拼資源、拼價格向拼質量、拼品牌轉型。相比較而言,高明家居產業目前正處在產業集群形成的過程中,但少數走在前列的企業在做大總量的同時也已在塑造品牌,比如該區目前擁有的6個中國馳名商標就有5個來自家居企業。
那么,順德在家居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分別采取了哪些產業扶持政策,有哪些得失?無疑值得高明細細梳理并從中借鑒,甚至在此基礎上出臺一個指導性規劃。此外,還應注重培育一些標桿和龍頭企業,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戰略大師邁克爾·波特就認為,如果一個產業以及上下游鏈條中缺少領軍企業,缺少一種向上牽引的力量,則整個產業很可能陷入惡性循環式的泥淖中。這種基于世界發展經驗而得出的判斷,無疑值得高明家居產業警示。
未來的競爭不僅是企業與企業本身之間的競爭,而且更是企業所處的產業集群與產業集群之間的競爭。總之,高明應努力營造讓大中、小微企業各得其所和共同發展的產業氛圍,塑造高明家居制造產業鏈綜合優勢,從而做強高明家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