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一個原本屬于單身一族空虛寂寞冷的“光棍節”,被生生的炒作成了一個集體狂歡的網購節。11月11日凌晨一點我老婆竟然從床上爬起來急忙的打開電腦開始瘋狂的“淘寶”,這個堪稱電商血拼最賣力的日子,也成為了像我老婆這樣的網購一族最瘋狂的日子。
所謂的“雙十一”戰報表明,天貓雙十一當天銷售額132億元,相當于當天平均每一個中國人在天貓花了10元錢,一天的數據甚至超過了傳統賣場3年的業績。創造這一驚人數據的商品,除了傳統的服飾、數碼產品、家電之外,竟然還有家紡、家具類等家居范疇的產品,而且家居類產品銷售名列前茅,著實讓筆者驚訝。
網購家居產品畢竟有許多弊端,網購常常會出現產品與網頁圖片差別巨大的問題,亦或是出現物流安裝售后服務等跟不上等問題。而傳統銷售渠道給消費者的是直觀的體驗,比如說購買瓷磚,在實體店里大家可以通過聽其聲,辨其型,來辨識瓷磚的好壞,而網購就無法完成此道程序。在這樣的一個淘寶雙十一促銷活動中,家居產品異軍突起讓很多業內人士陷入了深思。
有的認為,家居品牌在雙十一天貓促銷中集體爆發,足以為當前萎靡的家居市場以及仍處于探索階段的電商渠道注入一針興奮劑,可喜可賀;則有的認為,家居電商起步較晚,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假若家居產品在電商大戰中也出現了價格不實等問題,很容易破壞了消費者的信任度。另外,這次在電商大促中異軍突起的家居品牌中,絕大部分仍是傳統品牌,如果處理不好電商渠道與傳統渠道之間的關系,很可能擠壓了傳統銷售渠道,導致顧此失彼。
在現階段,家居行業的電商發展并不完善,物流和售后服務尚未建立規范機制,消費者對于家居商品網購的接受程度,顯然不及服飾以及日常用品等。筆者之前與很多家居企業的接觸中也了解到,不少企業當前只是把電商作為一個展示和推廣的窗口,而非銷售的主渠道。
對此,筆者認為,誠信是商家的立足之本。對于在電商行業蹣跚起步的家居行業而言,現階段建立和積累消費者的信任感尤為重要。任何弄虛作假急功近利的作法,都是不可取的。事件一經曝光,將會讓自己輸在電商道路的起點上。無論是家居品牌,還是消費者,雙十一,“淡定”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