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日-4日舉行的2012石家莊國際家具及木工機械博覽會上,前來參展的省內外企業近百家,貿易成交額近1.5億元。這個數字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反映出我省家具行業需求依然旺盛。不過專家指出,相比四川、廣東及江浙等地的家具產業,我省家具產業規模依舊偏小,大型企業少,高端產品少,產品附加值低,行業資源整合還需要進一步加快。
形勢嚴峻,差距不小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國內家具產業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外部因素主要是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控、結構型用工緊缺、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及貿易壁壘阻礙國內家具產品出口等;行業自身因素則是缺乏專業人才、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在博覽會第二屆環渤海家具行業高峰論壇上,中國家具協會副秘書長吳國棟介紹,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使得企業對需求形勢過于樂觀,一些地區的家具行業極度膨脹,導致中低檔家具產能過剩,各大賣場之間相互競價銷售,從而影響了行業的整體利潤。
當前,我省共有各類家具生產企業5000余家,2011年總產值達到500多億元,增速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但是,我省家具企業散、亂、小、弱的特點突出,大型企業少,高端產品少,產品附加值低。專家認為,“與省外家具行業相比,河北家具產業在開拓意識、品牌培育、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都存在明顯不足。”
三地聯動,塑造“冀派”家具品牌
我省香河、勝芳及正定3個家具產業基地全國聞名,其中香河家具年銷售額達到380億元,勝芳和正定家具年產值分別為210億元左右和100多億元。此外,大城的仿古家具、唐山、滄州的實木家具也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但是,由于各生產基地之間長期“各自為戰”,使得我省家具產業的品牌競爭力難以提升。
“香河、勝芳、正定3大基地如果能夠聯動發展,將帶動和促進全省家具產業的快速轉型升級。”省家具協會理事長李鳳婕說,近幾年,“展貿一體化”模式得到了眾多家具產業基地推崇,這種模式被業界及當地政府一致認為是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推力以及拉動區域經濟轉型的契合點。“當前,我省香河、正定、勝芳都在運作‘基地+展覽’展貿模式,但是三地之間相互銜接、借勢、整合等還不夠,缺乏三地聯動的‘大流通’展貿與合作的開闊思路。”李鳳婕說。
據介紹,香河是我國北方最大的家具流通集散地,除了本地市場,還輻射國內京、津、唐以及東北亞地區,家具城展館面積達380萬平方米,有“北方家具商貿之都”的美譽;勝芳是全國6大家具生產制造基地之一,產銷量占全國同類家具總量的70%,其中外銷份額占60%左右;正定擁有1600余家家具生產企業,家具產業鏈條完善,板材、油漆裝飾材料、五金配件等原輔材市場成熟,是環渤海地區最大的板式家具生產基地。
“三地聯動有利于做強家具品牌,拓寬消費市場。”香河家具城管委會副主任李萬清認為,香河、勝芳、正定3個基地覆蓋全國20%的消費人群,一旦實現聯動發展,將大大提升“冀派”家具在全國同行業中的品牌影響力和號召力。
練好內功,增強企業內生動力
“我省家具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如何在困境中突出重圍,首先應當找準方向。”河北藍鳥家具股份有限公司一位副總認為,在經濟低迷、市場萎縮的時候,省內企業之間應當避免單打獨斗,練好內功,抱團發展,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才能招架逆勢“圍攻”。
李鳳婕說,各企業之間應加強合作溝通,使各項資源得到合理配置,不僅要自己發展,也要促進整個行業的共同發展,通過企業間的合作構成強大的產業鏈,進而帶動全省整體經濟的發展。“下一步,我們將加強各家具企業之間,企業與商場之間的互動,促進‘冀派’家具品牌集中入駐全省及全國各大型賣場。同時,通過展貿活動生活化、概念化、品牌化的市場定位,引導各家具品牌引領終端生活和消費。”
專家表示,目前省內家具行業抗風險能力較弱,許多企業長期靠打“麻雀戰”、“游擊戰”生存,不能與實力雄厚的企業打“正規戰”,政府應當加大政策扶持,借助環渤海地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機遇,打造我省專業化生產基地,推動形成完整的產業結構,提高家具企業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