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成本優勢漸弱 美國制造回流初露端倪

   日期:2012-06-28     來源:深圳家具    作者:胡煉    評論:0    
核心提示:2011年,美國著名的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發布了“美國制造回歸——為何制造業將回流美國”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由于中國制造的低成本優勢正在不斷削弱,制造業將重新回流美國。無獨有偶。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美國、歐盟等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政府也提出了“再工業化”的戰略主張。

2011年,美國著名的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發布了“美國制造回歸——為何制造業將回流美國”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由于中國制造的低成本優勢正在不斷削弱,制造業將重新回流美國。無獨有偶。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美國、歐盟等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政府也提出了“再工業化”的戰略主張。美國政府先后發布了《重振美國制造業政策框架》、《先進制造業伙伴(AMP)計劃》;歐盟先后推出了《歐盟2020》、《歐盟交通道路電動化路線圖》等一系列“再工業化”的戰略部署。

對此,我們首先要明了為何會有回流趨勢:

一是中國制造業的低成本優勢正在不斷削弱。

波士頓顧問公司把美國在中國的制造業企業成本分解成勞動力成本、物流成本、匯率上漲誘發的外匯交易成本、電力成本、土地成本、關稅成本等,并認為,這些成本加總的結果已經使企業很難獲得應有的規模經濟效應。報告指出,2000-2005年,中國工廠的工人平均工資和福利上升了10%;2005-2010年,平均工資和福利上漲19%,而同時期美國生產工人的成本僅上升4%。中國低成本優勢在過去的幾年正在不斷喪失。

二是美國制造業回流趨勢已經初露端倪。

報告分析了兩個趨勢,首先是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科技產業將回流美國,其次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或將從中國轉移至其它成本更低的發展中國家。

三是美國制造業發展勢頭強勁,前景較好。

未來五年內,在中國勞動力成本提高、美國領先的勞動生產率、美元疲軟以及其它因素共同影響下,許多銷往美國的產品制造成本在中美間的差距將非常小,美國將是很多服務于北美市場的制造企業的優選投資地。

其次,我們需要警惕“再工業化”戰略的真實意圖。從近期看,是出于緩解由嚴重失業帶來的社會矛盾的現實需要。制造業回流將為美國在2020年前創造近300萬個工作機會。從中期看,是著眼為美國經濟復蘇提供強大推動力而做出的發展布局。從長期看,是力圖掌控后危機時代新一輪技術革命主導權而進行的長遠謀劃。美國部署再工業化戰略并回流制造業,旨在防止制造業萎縮失去世界創新領導者的地位,并力圖通過產業升級化解高成本壓力,尋找像“智慧地球”一樣能夠支撐未來經濟增長的高端產業,而不是僅僅恢復傳統的制造業。從本質上看,是重塑美國國家競爭優勢的戰略選擇。產業競爭力是國家競爭力之根本。

我國制造業長期處于國際產業價值鏈的低端,隨著人民幣持續升值,人均工資水平持續上升,人口老齡化提前到來,中國制造長期依托的低成本優勢難以為繼,必須打造國際競爭的新優勢。創新是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更是支撐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要以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產業創新為重點,提升中國制造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的有利地位,以自主創新支撐創新型經濟、創新型國家發展,盡快走出以往制造業發展中“產業先進、環節低端”的老路,攻克一批關鍵技術,培育一批新興高技術產業,帶動中國制造業向高端躍升。胡煉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久久综合久综合久久久久,免费国人国产免费看片,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免费国产在线网址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综合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天堂 | 亚洲手机在线人成9视频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公厕 | 中文字幕亚洲第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