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場高租金成商戶之殤 倒逼家居流通渠道革命

   日期:2012-05-23     來源:亞太家居網    評論:0    
核心提示: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家居行業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在過去,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能夠均衡前進的時候,潛藏的內部矛盾被表面繁榮所掩蓋。一旦經濟增速放緩,一些矛盾就會迅速爆發出來。

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家居行業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在過去,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能夠均衡前進的時候,潛藏的內部矛盾被表面繁榮所掩蓋。一旦經濟增速放緩,一些矛盾就會迅速爆發出來。

家居賣場無序擴張現狀

這種爆發已在2011年從多方面得以呈現:

首先來源于復雜的國際形勢。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經濟復蘇勢頭明顯減弱,歐洲債務危機持續惡化,主要發達經濟體失業率居高不下,發達國家消費需求開始萎縮,西方國家再工業化,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據資料顯示,以出口為主的廣東地區,2012年拿到全年訂單的企業占50%,8%的企業拿到了半年訂單,有38%的企業沒有訂單。這些多余的產品和產能將在國內市場釋放,這給本就產能過剩的國內制造業增加了更大壓力。

其次是房地產交易下滑。2012年2月,全國 70多個主要城市房地產環比全面下降,購房者多數持觀望態度,更有國家明確的限貸限購政策,所以近期內房地產市場不會過于活躍,這也給與房地產業息息相關的家居產業帶來了空前的市場壓力。

產能過剩還表現在家居賣場的無序擴張上。家居賣場無序擴張的直接源頭就是房地產業的持續繁榮,全國各地以家居賣場及家居產業園立項的項目不在少數,但這些超級大賣場或產業園多數運作不盡人意。家居賣場過剩的程度已數倍于正常需求。以廈門等幾個重點城市為例,百萬人口的城市,家居賣場面積已經超過百萬,即人均一平方米賣場。這樣的比例顯然已經嚴重失調,過剩的賣場只會攤薄單位面積的產出,后果是經銷商無錢可賺。

德國家具協會新聞發言人向筆者坦言,2011年德國人均消費家居產品達370歐元,而中國人均只有50歐元,按這樣的數字計算,一百萬人口的城市,年家居需求量在5億元左右。但按現在的家居賣場租金來計算,僅租金一項費用約在10億元。可見,賣場已經到了嚴重過剩的局面,這種局面的延續勢必會造成經銷商的大面積虧損和行業的加速洗牌。

 租賃式家居賣場拐點來臨

嚴重的產能過勝,導致家居賣場格局悄然發生著變化。傳統的租賃式賣場業態正在經受考驗,經銷商大面積虧損的現狀促使家居賣場盈利模式迅速轉型。租賃式賣場是最早的家居賣場業態,不管是最早的街邊店還是后來出現的大棚,再到后來硬件較好的超級賣場,直至“讓消費者感受到2050年的家”,這種租賃式賣場的硬件正在向越來越豪華轉變,而且逐步演變為賣場之間的硬件之爭。奢華的賣場裝修把更高的經營成本轉嫁給經銷商,更甚者將演變為靠規模和硬件來進行行業洗牌。高企的運營成本,日益惡劣的市場環境讓家居經銷商承受了更多無名之困。

租賃式賣場的盈利模式,目前來看仍然是很好的一種商業模式,已經成熟的家電行業依然保留著這種模式。蘇寧、國美都是靠這樣的模式得以擴張,國美電器甚至把這種模式做成了融資平臺,可見這種建好賣場就等收錢的模式仍令很多行業趨之若鶩。

 然而已經離國美而去的塬總裁陳曉對這種模式心存芥蒂,一層層的費用累加導致了產品價格的虛高,經銷商無利可圖,這與真正良好的商業模式中給商品以合理的加價空間相去甚遠。

正是由于投資回報率非常高,很多賣場選擇了這種業態。按現在的收費標準,一般家居賣場投資回報周期約為5~7年,而鼎盛時期的租賃式家居賣場回報周期都在5年以內。這讓很多賣場老板幾年之間成為了千萬、億萬富翁。以河北香河家居市場為例,很多老板就是靠塬來搭的大棚完成了原始積累,然后就是大面積的擴建投資。幾年下來,香河家居賣場迅速發展至300萬平方米,更有幾家大的賣場還在進駐。

狂熱發展的背后蘊藏著巨大的危機。受2008年金融危機和房地產下滑的影響,家居商場近兩年來日子突然變得不再好過,一些家居賣場開始出現大量空置檔位,家居經銷商變得謹小慎微,行業巨頭開始依托資本的力量四處擴張并開始下沉。他們還會采用一種與廠家、經銷商捆綁式擴張的模式將資源進行綁定。這種做法一方面給無意擴張的小家居經銷商們帶來了更重的經營壓力,另一方面給產能過剩背景下的家居賣場格局帶來了洗牌的可能。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租賃式家居賣場歷經20年的暴利發展期后,進入了一個調整和洗牌階段,賣場的品牌時代和新盈利模式的拐點已經來臨。

“高租金”成商戶之殤

家居賣場的租金對于經銷商而言到底有多大壓力?

一位家居經銷商坦言,幾千平方米的租賃面積每天的租金為三萬元,但實際情況是每天的銷售額都不夠三萬元,這家經銷商最終選擇了壓縮經營面積。

盡管大家都知道家居生意難做,但還是有前仆后繼的經銷商沖上來,其原因有二。一是國內家居生產企業數量多,高達6萬家。這些生產廠家需要有這么一次親身經歷后才知道在這樣的平臺上表演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二是很多家居產品的銷售就是靠這些賣場來完成的。如果經銷商賺不到錢,廠家為了維護好自己的渠道,就要把價格放到更低,甚至是出廠價也可以賣,因為這個渠道必不可少。

從去年以來,一些廠家開始從各地大型家居市場撤店,原因一方面是銷售量呈下滑態勢,另一方面居高不下的租金占用越來越多的成本。即使在較好的家居賣場,按目前租金來算也是虧損,這讓廠家不得不采取“壯士斷腕”的措施來應對。去年以來,針對眾多經銷商的經營壓力,一些家居賣場開始降租,以求穩定現有的經銷商,避免引發更大的撤店潮。

“高租金”倒逼流通渠道革命

在居高不下的租金成本壓力下,很多不賺錢或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的生產廠家和經銷商選擇了拓展新的流通渠道。在2011年某省家協組織的一次北京賣場考察活動中,大家對線上線下結合的淘寶愛蜂潮模式倍感興趣,這種裝修簡單時尚,價格相對便宜的賣場經營模式贏得廠家追捧。很多廠家更加注重網店的銷售,網絡開店成本相對實體店而言,可以視為微乎其微,于是近期“電商”成為家居業的關鍵詞。

 業內人士認為,基于現階段人們消費習慣的特點,“電商”要完全落地還需假以時日。如何才能把租賃式賣場的租金降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到更加廉價的物業。2012年元旦,石家莊君樂美家居舉辦了一個論壇,提出了一種規避高租金經營的新方法——倉儲式營銷,即尋找相對遠離城市中心的區域開設家居賣場,這種場所的租金相對要低很多,再利用獨特的營銷和推廣模式來實現銷售。比如說數據營銷、會員營銷、微博營銷等手段積累客戶群,從而達到銷售目標,這也是一種不錯的嘗試。

除線上線下營銷、倉儲式營銷外,還有一些獨立店模式正在成形。一些知名品牌選擇將新落成的街邊門面裝修成近萬平方的獨立店,既在品牌形象上進行了很好的宣傳,又可以在租金方面與地方直接對接,避開了家居賣場的二次費。還有一種類“宜家”模式,相信不久之后也會在國內更多地出現,這樣的商場在歐洲較為普遍。筆者在德國最大的家居賣場走訪時發現,超市化的家居賣場是國外市場的主流。沒有大量的導購員,整個賣場只配備少數幾位現場辦公的設計師,由他們與客戶進行一對一溝通,這與國內一個展位上動轍幾個導購人員的模式形成鮮明對比。

總之,產能過剩必將導致品牌之戰,經銷商盈利水平也會因之下降,而倒手式的租賃賣場模式又注定了租金不可能太低。在這樣的形勢下,一些符合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新模式將逐步形成。線上線下、獨立店、專業賣場、倉儲式營銷、宜家式超市模式等多業態的家居渠道模式紛紛呈現,以多元化的形式促使家居行業加快渠道改革的步伐。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久久综合久综合久久久久,免费国人国产免费看片,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免费国产在线网址
亚洲女V在线免费观看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中文字幕高潮波多野结衣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啪 |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 | 欧美黑人猛男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