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家具行業,品牌林立,競爭激烈,全國6萬多家家具制造企業,能夠占據市場份額1%的企業也尚未出現,而家具產品是否有精準的定位,已經被看成是家具品牌能否脫穎而出的關鍵。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深刻地感受到單一產品與缺乏核心競爭力很難持續發展,于是開始探索自己的出路,都傾向于尋找自身特色為突破口,為自己在眾多家具品牌中找準屬于自己的位置而努力著。
首先要精準定位 建立區隔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品質和美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藝術就是美最高的表現形式,有些家具企業就定位于“藝術家具”正是出于此考慮。家具行業只有我們率先提出“藝術家具”的定位,獨一無二,具有差異性和獨特性。同時,藝術是不分國界和時空的,既有現代藝術又有傳統藝術,既有中國藝術也有西方藝術,我們的產品風格目前雖以中式為主,但現代風格甚至西方前沿設計手法會越來越多,這個定位可以囊括以后新推出的各種風格的產品,體現了定位的可持續性和包容性。
藝術又是無價的。藝術家具的定位具有很強的價值感,為品牌增加了附加值,也讓人一看就明白,簡單、直接的表達在如今廣告泛濫的時代,可以讓消費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明白我們的品牌價值所在。
藝術在東西方的標準不一樣,怎么樣去理解藝術,每個區域的每個人又都不一樣,就好像美在每個人心中的標準也是不同的。有些人覺得我們的產品不是藝術,還有些人又很喜歡我們的產品,這的確是事實。樂雅軒提出的“藝術家具”表達了我們對藝術的一種理解,對一種生活態度的倡導。
而以藝術為定位,在其他行業并非沒有成功的例子。比如家紡企業中的富安娜,其他家紡企業的產品也并非不“藝術” ,但只有富安娜一直堅持傳播“藝術家紡”的概念,并聘請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做代言人,建立了市場區隔。臺灣的“琉璃工房”則是唯一成功塑造“藝術琉璃產品”的企業,將玻璃制品賣到天價,可以和施華洛世奇分庭抗禮。它們都是樂雅軒的榜樣。
鎖定目標消費群體 瞄準市場訴求
家具只是承載文化藝術的一個載體,為消費者提供一種具有文化藝術內涵的生活方式。根據不同目標消費群的不同經濟狀況、文化學歷和鑒賞力,產品指向的消費群體不同,做出來的產品自然不同,這需要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去發現和創造。
目前市場上的實木家具打出“第三代實木家具”的訴求,這也意味著新的市場訴求又產生了,企業需要掌握第三代實木家具的核心實質去研發,才能做到使消費者稱心如意。 深圳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