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家具似曾相識不稀奇 抄襲已經形成產業鏈

   日期:2012-03-29     來源:新京報     評論:0    

維權成本高,企業望而卻步

面對肆意的抄襲,被抄襲的企業憤怒之余,也不乏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但最后庭外和解、不了了之的居多。究其原因,洪曉山認為,由于家具專利官司勝訴賠償金額相對不高、時間跨度較長、產品生命周期短等因素,一些家具企業面對專利侵權時,寧愿選擇私下和解。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告訴記者,家具侵權一般集中在外觀設計方面,而外觀設計申請專利需要的周期較長,一整套流程下來,基本為一年左右,而家具的更新換代頻率卻很快,或許專利權申請下來的時候家具已經更新換代。

另外,邱寶昌強調說,專利是否侵權很難鑒定,只有產品外觀具有80%以上的相似率,才能被確認為抄襲或仿造了該產品的外觀,這就意味著,造假者只要略微修改產品的工藝、造型,就能很容易地避開侵權懲罰。即使認定侵權,造成的損失難以取證,也難以明確界定,只能酌情賠償,賠償金額一般在10萬左右,企業維權付出的成本遠比獲得的賠償多。

據記者了解,在申請專利保護方面,企業的反應也相對平淡,最主要的問題在于申請專利維權的成本太高,新開發的產品若全部申請專利,一來耗時長,二來增加成本,三則因為產品更新速度快。在采訪中,不少家具企業表示,通過法律途徑維權成本太高,在操作上并不現實。

業內人士認為,抄襲能夠普遍存在,一是因為行業對抄襲行為的姑息;二是法律規則有相應的漏洞可鉆,也給抄襲企業有可乘之機。

消費提醒

認準品牌

要區分家具是抄襲還是原創,過程比較復雜,普通消費者區分起來比較困難。專利證書、商標并不一定能證明家具為原創,抄襲的家具也可以申請專利認證。消費者在購買時,盡量提前上網詳細了解產品和品牌的信息,選擇有口碑、信得過的品牌進行購買。

正規渠道購買

最好的辨別方法就是選擇大品牌的家具,通過正規商城、官方網點進行選購。不僅家具品質有保證,而且售后服務也會有保證。

注意家具細節

由企業自主創新、研發的家具,一般在選材、細節設計和人性化設計上都融合了企業的理念和想法,但抄襲者一般只會抄襲產品的外形和大致功能,并不懂得設計的精髓,在環保和品質方面也會大打折扣。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時,可以觀察家具的細節設計,在細節方面有無人性化處理,了解家具的選材,制作工藝,可以親自坐上去感受一下。注意家具的環保性,一般價格低廉的仿冒家具,在選材和環保方面都有所欠缺,家具如果散發有刺鼻異味,則證明其環保不過關。

“微”言論

@楊建偉(北京依諾維紳家具有限公司總裁):每年花十多萬注冊外觀設計專利,可一旦產品被抄襲,打一個簡單的官司需要40萬到50萬元,贏了卻只能得到10萬元的賠償。企業如果抄襲來得容易,何樂不為?還節約了不少研發費用??杀闹袊揖邩I。

@齊崢(意大利奢華匯家居):山寨的本質是源自中國客戶的消費心理,大多中國消費者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他的價值,相互來攀比并證明自己的財富能力和社會地位。所以萬惡之源就是中國客戶的炫耀型消費心理導致。

@戚麟(榮麟世佳總裁):抄襲之風的盛行,歸根結底在于誠信度。在中國誠信度非常低,并沒有什么法律措施來保護自主產權。其實我個人認為,從商業行為來講,如果賣場、展會方等不給這些抄襲的企業提供銷售平臺、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遏制這種抄襲行為的。

@李萬厲(法國之家總裁):現在很多企業研發新品的時候都要去各大展會拍照、購買產品,直接抄襲,這實在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情。在家居領域,不僅僅要提升設計者的自身素質,大眾的審美也要提升,如果沒人為抄襲產品買單,那么抄襲也沒有市場。

業內說法

我們不怕被抄——陳曉太,百強家具總裁

產品設計款式被抄襲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我們不怕被抄襲,因為仿制品總歸是仿制品。但抄襲的家具對消費者傷害最大,因為抄襲者只能抄其外表,以次充好,功能、工藝、環保等各方面的品質都比原創要差很多。

對于行業來說,抄襲損害了原創設計,傷害了家具行業的創新力,如果沒有辦法維護設計者的知識產權,那么整個行業被這種不良風氣襲擊,中國的家具設計永遠都不能真正提升。抄襲問題不容易杜絕,除了寄托于整個行業對抄襲事件的監管法律,更重要的還是企業自身自律了才會更好杜絕抄襲事件發生。

抄襲侵權沖擊企業渠道——王俊,北京皇家家具市場總監

目前,中國家具市場尚不成熟,除了個別高端產品,市場沒有特別知名的龍頭企業,還處在品牌化初期,行業分散,導致抄襲嚴重,企業缺乏自律,被抄襲的同時,有的也在抄襲別人,抄襲成為心照不宣的行為。品牌眾多,缺乏知名品牌,也讓消費者不易分辨真假。

以前我們因為維權成本高、耗時長,所以很多時候面對抄襲侵權選擇和解、私了或者無可奈何的態度。這樣做,表面看企業的暫時利益得到了保障,但從長遠看,企業將受到更多的危害。即使維權的成本比賠償耗費多,企業也必須維護自己的權利,以正視聽。否則價格便宜的抄襲、仿冒產品橫行市場,會混淆經銷商和消費者視線,沖擊企業渠道和市場,損害經銷商的利益,擾亂市場秩序,進而給企業帶來各方面的損害。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久久综合久综合久久久久,免费国人国产免费看片,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免费国产在线网址
中国少妇与黑人高潮了 |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 亚洲国产资源动态gif | 久久久亚洲综合久久久久87 | 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少妇 | 午夜成本人动漫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