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半年,隨著國內東北地區限伐政策的繼續實施,以及國外各產材地的出口嚴控政策繼續執行,國內市場木材資源供應將會持續緊缺。東北某木材經銷商表示,今年以來,隨著原材料緊缺、人工費用、加工費用、運輸費用等成本的不斷增加,木材的總體生產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在這種情況下,各路板材齊聲漲價就像是一個不得已的“艱難決定”,而持續上漲的價格也使下游的家具、樓梯、木門、地板等售價不得不跟著上漲。
蔡慧星表示,中國木材資源的供應與國內需求的快速增長不相適應,未來,中國木制品業的原料還將依賴進口。而木材價格的持續攀升,勢必會帶動櫥柜、地板、家具等木制品價格的上漲,但消費者未必會買單,所以,以木材為主要原料的生產企業所面臨的問題還是比較嚴峻的。不過,既然大環境無法改變,相關企業還是要在提升自身能力上多下功夫,借此機會尋求更好的原料替代品和生產工藝,迎戰木材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風險。
如今,世界性森林資源的逐漸減少早已是不爭的事實。自去年以來,國內以及世界各主要木材生產國頻頻出臺木材出口嚴控政策,在保護本國森林資源的同時,也導致其可出口的木材尤其是原木數量急劇減少。今年上半年,東南亞部分國家均實行了木材封關政策,加大了木材出口的控制力度,嚴格限制每個港口的木材出口量。這不僅使這些地區的木材出口量較往年大幅下降,而且也使得下游市場的貨源變得更為緊俏,特別是坤甸、梢木、金絲柚、卡絲拉等熱門品種,貨源更是奇缺。
近日,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的通知指出,馬達加斯加地區的黃檀木、烏木等珍稀瀕危樹種正在迅速減少,已經引起了許多國家的注意。這些樹種是傳統風格紅木家具的主要原料,其數量減少將對高端古典家具市場產生較大影響。而縱觀國內木業,國家實施天然保護工程,對林區進行禁伐、限伐后,國內適合制作家具的木材供應量正在不斷減少。據悉,吉林、云南、廣西等木材生產大省均表示林業大幅減產。業內人士指出,今后,國內外的木材供應趨緊局勢將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