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以舊換新”自今年2月份在北京試點開始,馬上迎來很多城市的效仿。“先打折再補貼”“舊家具置換”等活動頻現各大家具賣場。就在剛剛過去的 “3·15”消費大潮中,以月星家居為代表,在黃石地區率先展開“以舊換新”活動。此活動一經推出,立刻受到多方面高度關注。那么,黃石消費者對家居“以舊換新”活動的認可程度如何?此類活動能否持續常態化開展?“以舊換新”又能否催生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以舊換新,拔高市場增量
家居市場屬于樓市的下游產業,受持續一年多的樓市調控影響,自去年以來整體市場略顯疲態。步入今年3月份,各大家具生產廠商和家居賣場采取打折、促銷等各種手段,其宗旨就在刺激購買需求,釋放市場活力。
“家具不同于快速消費品,每一件產品都有其固定的生命周期,在黃石一件家具的使用時長基本維持在5至10年。”月星家居總經理助理吳艷說,“受到樓市調控影響,新房新居人群銳減,直接影響了家居市場的銷售。”
對此,家居生產廠家和家居賣場另辟蹊徑,開始側目家居換購和再夠人群。吳總稱,“這部分人群受政策影響較小,其購買動機相對單純,一件家具壞了,不能用了,就得添置一件新的。”
分析人士認為,在家居市場整體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以舊換新”活動的最大意義在于刺激了再購和換購人群的消費欲望,拔高家居市場增量。“以前可能還在猶豫,但是現在正好可以享受補貼,何樂而不為呢。”
舊品置換,省錢“省到家”
“家電以舊換新活動年底的時候就結束了,不過我聽說月星家居推出了家具以舊換新,今天特地趕過來看看。”上周末,正準備搬進新家的陳爹爹早早就去了活動現場,“新房新家具,那才有感覺嘛。”陳爹爹興致沖沖的告訴記者。據了解,陳爹爹去年就在團城山購買了一套新房,剛剛裝修完畢,準備添置家具。
那么,家具“以舊換新”活動何以具備如此大的吸引力?記者就此問題走訪了諸多業內人士,月星家居企劃總監陳劍認為,家具“以舊換新”活動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被消費者接受和認可,主要原因在于兩個方面,一是舊家具可以產生價值,并沖抵一部分新家具的購買款;二是“以舊換新”解決了消費者舊家具處理的麻煩。
同樣的舊家具,如果你交給回收公司,八樓的住戶肯定要比一樓住戶的回收價低一些,因為有個物流成本在其中,而如果參加以舊換新活動就會避免這種縮水現象。
分析目前的家具“以舊換新”活動,基本操作流程都大同小異,而且家居賣場都在“預約回收”這一環節上顯得非常默契,無一不是“一個電話,就有專業回收人員上門服務”。
活動試水,催生新商業模式
據了解,早在去年9月份,居然之家就在北京成立了舊家具加工中心,回收并抵消購買新家具的部分價格,可謂打響了家具“以舊換新”的第一炮。隨之,各大一線城市紛紛效仿,一時間“先打折再補貼”“舊家具置換”等活動頻頻現身各大家居賣場。今年3月10日,天津市70多家家具品牌啟動了“家具類產品以舊換新活動試點工程”,緊接著,商務部也表示,支持家具以舊換新活動,擬將推廣至全國。
分析人士認為,在一系列的行業動作背后透露出的信號是:“以舊換新”將成為家具行業的新生代商業模式。“家具產品不同于家電產品,它的價值認定極其繁復。要將以舊換新活動常態化,最終抬上政策層面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吳總說。
面對家具“以舊換新”活動,消費者與賣場之間糾結的焦點在于舊家具的價值認定。據了解,家具價值評估過程要考慮用材、工藝、年代、文化內涵等諸多方面,而其中目前還缺少一套標準化的評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