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策:家具下鄉有待引導
一位常年從事家具銷售的人士表示,家具下鄉在進入農村市場之前,要做好大量的市場調研,做出可行性判斷,企業可根據自身的定位和市場需求做出“差異化”,而不是以價格去贏得優勢。
農村市場需要的家具,價格不能高,但也不能犧牲質量來遷就低價,這需要企業花大功夫,從功能簡化、設計優化、工藝提升、加強管理等方面來壓縮成本,實現高性價比。
劉俊峰說,我省的家具企業多數是中小型企業,以生產民用家具和內銷為主。船小好調頭,企業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品牌意識,穩定和發展現有銷售渠道的同時,生產適合廣大鄉鎮消費者的產品,是可行的。劉俊峰同時指出,家具蘊含一定的文化,從城市到鄉鎮市場的推廣可能有些難度,特別在品牌認知上,鄉鎮消費者還沒有形成這一意識,有待于相關權威部門和企業的正確引導。
農村目前家具市場的狀況使企業在營銷創新方面存在更多的可能性。根據產品特性,商業營銷模式可以不同:自營店、加盟店、渠道銷售等。
企業還要注重品牌宣傳,進行形象經營,為塑造產品和品牌形象搭建舞臺。此外,建立較好的信譽度和服務質量,做好售后服務,很能吸引農村的消費群體。一位專攻農村市場的家具企業老板曾透露,自己在產品售出后還經常組織服務人員到農戶家里“轉轉”,有問題的給維修,沒問題的送上點小禮品,在農民中贏得了很好的口碑,知名度也提升很快。“農民都很樸實,只要你真正想他們所想,就一定有好的回報。”
記者還了解到,為鼓勵企業進駐農村家具市場,幫助農民提高對品牌家具的認知,中國家具協會近期將致力于推出為企業提供家具下鄉標識的相關政策,讓下鄉的品牌家具企業也有自己的“身份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