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木材價格不斷上漲,讓家具廠商備受煎熬。激烈的市場競爭讓廠商難以輕言漲價,而日趨上升的成本,又使企業陷入利潤不斷下降,甚至虧損的境地,業內人士判斷,木材價格上漲的趨勢短期內難以改變,家具價格全面上漲已經箭在弦上。不僅僅是家具漲價,整個家居行業都是“漲”聲一片,瘋狂的漲價席卷家居市場。
記者走訪衛浴市場時,發現賣場相當冷清,人煙稀少。國內知名大品牌一般以產品標價的7至8折出售,而部分產品因年底庫存壓力,以3至5折進行促銷。當記者問及產品是否會漲價時,某水龍頭品牌銷售員羅小姐稱:“我們也想漲,但是這一批在國慶期間打5折的產品都賣到積貨,還怎么漲?”
上游產業房地產限購沖擊著衛浴市場,如果通過漲價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恐怕消費者并不買賬,企業也或將失去已有的市場份額。這使衛浴企業陷入了“欲漲難漲”的糾結處境。
“不漲,企業沒多少利潤,漲了,產品賣不出去,你說能怎么辦?”張先生的發問擲地有聲。面對這種市場形式,一部分企業則坐觀其變。“其他的產品漲沒漲我不知道,我們現在還沒有大規模漲,還在挺呢。”劉先生無奈地告訴記者。
而另一部分企業已經開始醞釀漲價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衛浴產品價格上漲是行業的大形勢,“明年將有一個大漲勢。”
“這是經濟大環境,企業自身沒有辦法扭轉。”劉繼勇說。據記者了解,大企業因其雄厚的資金和扎實的渠道建設,承受得住生產成本攀升帶來的壓力,保持穩定增長的銷售額。但部分規模小、產品線單一的中小企業無法承受高成本,產品價格已經在今年內上漲了5%至15%,“成本無法內部消化,企業利潤一降再降,只能選擇漲價是一些企業不得已的做法。”
談及益高衛浴產品是否也會漲價時,劉繼勇稱,產品暫時按原來的價格銷售,明年的情況還不確定,“現在還不好說。”
“為了維持一定的市場份額,益高產品價格反而有一定下降,這樣利潤率也明顯下降了。”張勇認為,企業明智的做法應該是推動終端銷售,與房地產“聯姻”,做好下游配套,通過產品創新、改善營銷策略奪取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