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房價一年年地上漲,越來越多的人買不起房,步入房奴的行列。公租房一躍而出,解決住房問題。住的地是解決了,可我還是沒有那么多錢去置辦家具、電器,這可怎么辦?北京市保障房投資建設中心率先進行“可租可買”的家具電器服務,幫助住戶解決家具電器的問題。
公租房來襲 家居如何“變型”
家居應如何變化,號稱“專為年輕人做產品”的杰瑪家具總經理關永康做出以下總結:
第一,消費者將更加關注顏色的可選擇性。(杰瑪家具的產品是一個款式能夠提供六種不同的選擇。)
第二,消費者關心的不是款式,而是功能。因為越是小的戶型,對于收納功能的要求更高。消費者希望在有限的房間里面,獲得更多的空間——茶幾要有抽屜,衣柜要有抽屜,抽屜越多,收納功能越強大,他們越喜歡的。
第三,家具尺寸的可定制性。舉一個例子,以前家里面的墻,可能是兩米二,于是他就會找一個兩米的衣柜。但現在不是這樣的,他可能要求衣柜也要有兩米二,但是定制衣柜很貴,所以他希望能買到實用的產品,能夠滿足空間的利用率達到100%。
第四,保障房時代的家具更青睞互聯網渠道。關永康告訴記者:“杰瑪雖然到目前為止,進入的是傳統渠道。但杰瑪是為互聯網而來的。”<詳細>
公租房上臺 微縮家具即將受寵
北京首批公租房配租入住在即,如何讓40平方米左右的公租房不顯空間逼仄?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有關負責人昨天表示,投資中心正在與北京家具協會合作,為公租房住戶專門設計功能多樣、收納性強的“微縮版”家具、家電。
根據相關規定,北京市公租房將“精裝修”交房,即除移動家具、家電外,廚衛、地面、墻、屋頂燈、窗簾桿等都裝修到位。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通過調研發現,適合小戶型使用的家具、家電在市場上并不好買:一個最小的雙人沙發也得占地2平方米,一套餐桌最少要配4把椅子,一臺洗衣機就能占去衛生間的近一半空間。對于一居室平均只有30平方米左右、今后最大面積控制在40平方米左右的公租房而言,這些常規型號的家具顯然影響了居住舒適度。
為了實現承租家庭“舒緩居住”的目標,市保障房投資中心與北京家具協會合作,為公租房住戶專門設計了沒有靠背或扶手的雙人沙發,折疊起來可以合二為一的餐桌、書桌,容積100公升左右的雙門冰箱……上述負責人透露,所有家具、電器計劃全部采用淺色裝飾,使室內看上去寬敞整潔。
公租房“得道” 中低端家居是否會“升天”
“公租房不是機會”
當前,樓市調控對家居業的影響日漸嚴峻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然而,自去年就被熱議的保障性住房似乎又讓業界看到了新的機遇。
據悉,“十二五”期間國家對于保障性住房建設總目標為3600萬套,北京市將新建100萬套,其中絕大部分是公租房,這一數字無疑刺激了家居行業。但令業界感到尷尬的是,公租房市場看似是一塊肥厚的蛋糕,實際上卻并不那么香甜。
業內人士坦言,公租房面積制約了家居企業投身其中的積極性。由于國務院規定公租房單套建筑面積以40平方米左右的小戶型為主,對于習慣了承接商品房裝修的企業,公租房的超小戶型誘惑力有限。歐派櫥柜北京公司副總經理姚剛表示,由于戶型偏小,加之開發商對預算、造價的標準也比較低,因此對于下游建材廠商而言,盈利機會不大。“企業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公租房目前不是我們的機會。”
而能夠成功躋身公租房項目建設也會讓家居企業感到無奈。據悉,公租房項目普遍為全裝修,這意味著衛浴、櫥柜、木門等各品類的家居企業往往要通過政府統一招投標或行業協會推薦等方式來進行競爭,家具則可能會有部分項目允許消費者自行選購。德中飛美家具北京公司總經理周凱軍表示,如果是市場采購行為,企業還有機會;如果是政府統一采購的話,那么招投標經驗不足的企業或將與公租房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