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銳的現實質疑:錯把目標當戰略?
這些頗費心思的布局和憧憬,是否能夠順利進入預期軌跡?
誠然,沒有人會質疑中國消費者對產業集群的巨大需求以及未來更大的胃口,但仍有一部分業內人士對此保持中立甚至懷疑態度。
其一,中國區域內區域性賣場的消費截留與稀釋。據了解,目前樂從的整體家具消費量國外占60%左右,國內消費中省內占15%,省外占25%。隨著中國家具賣場向二、三級城市滲透。某些全國范圍內的大型經銷商指出,目前這種區域性賣場稀釋掉區域消費者的跡象愈來愈明顯。
其二,薄弱的上下游產業鏈配套服務。在現有的樂從家具市場整體格局中,家具賣場成為其主要支柱。然而隨著其發展戰略日趨國際化,其上游產業鏈(如材料等)及下游產業鏈(如物流等)能不能與之配套仍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
其三,定位國際化戰略項目需要政府投入,這種投入能否持續?據順德龍江某一家具企業經理反饋,目前樂從整個家具市場相較于龍江發展最突出的優勢在于政府的強力支持。而在今后的一段時期內,由于政府領導層的更迭在政策方針上會不會出現調整或變化尚未能完全確定。
甚至有人斷言:在這個流動性嚴重過剩的市場環境下,如此活躍、大手筆的戰略跨度很可能成為新型家具經濟體的噩夢。
細細歸咎,不無道理。用世界家具發展水平的客觀尺度來衡量樂從家具,不難看出,它仍舊處于發展初期,存在著很多的不規范。其中發展模式的滯后性、資源整合的盲目性迫使其仍處于“草莽時代”,和全國其它家具市場比較優勢不明顯,與國際家具市場差距仍有一段距離。
以上種種跡象表明,為實現宏大的戰略,如果片面追求國際化發展的快速擴張和并購會埋下難以協同的沖突與隱患。
締造下一奇跡的N次猜想
樂從家具市場一枝獨秀的時代還會持續嗎?
問及未來樂從家具市場的地位,很多工廠、經銷商都給予肯定回答,認為在中國短期內他的影響力和地位仍很堅固,暫時不會被取代。
然而,最為直觀的現實是:樂從必須進入一個新的使命孕育期,它所憧憬的“國際夢”要成為真正的中國模式,仍需多條腿走路。
這個當年“前店后塘”的小鎮、家具產業模式實踐的忠實擁護者,在這個特定歷史時期,再次引爆了如何正確權衡行業現實與國際夢想的爭議?;蛘?,這種爭議本身就是對如何實現這一夢想最具創造性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