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享有盛譽的高德美居購物中心經過長達兩年多的訴訟終于維權成功。
人有其名,商有其標。商品的商標專用權如同個人的姓名權一樣神圣而不可侵犯。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繼款式抄襲、技術復制之后,近幾年,仿冒知名家居商場品牌用來招商吸引消費的惡潮,開始在廣州家居建材行業蔓延。今年4月,被家居業界廣泛關注的“明和美居”狀告“花都美居”商標侵權案塵埃落定,明和美居最終勝訴。這引發家居流通業界思考——如何在做大做強自身品牌的同時,加強品牌維護和商標保護。
維權案例1
兩個“美居”之爭行業矚目
2008年10月,在廣州享有盛譽的大型家居商場高德美居購物中心(企業字號廣州市明和美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明和美居”)以“侵犯商標使用權和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的理由將廣州花都美居中心告上法庭。
經過長達兩年多的訴訟,2011年4月,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明和美居勝訴,判決花都美居經營者廣州市盟盛貿易有限公司和策劃者廣州市富浩投資策劃有限公司向原告明和美居共計賠償18萬元人民幣,要求兩被告停止侵犯和不再使用“美居”商標,停止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并在《廣州日報》上刊登啟事消除侵權影響。
兩個“美居”對簿公堂是廣州家居建材行業首個商標侵權的民事訴訟,商標持有方的勝訴昭示著不動產租賃的服務性商標同樣不可侵犯,對于企圖不勞而獲仿用他人市場名稱的個人和企業具有極強的警示意義。
維權案例2
百安居商標遭侵權和模仿
提起家居商場品牌的侵權案件,早在2005年,廣州就發生了建材城以百安居為名招商受到訴訟的案例。2005年,在白云區同和某建材城,一家打著“百安居門業”招牌的商店業務主管唐小姐竟然聲稱:“百安居不是外國牌子,只是一個地名而已。后經百安居與廣州“百安居門業”交涉,后者愿意在其所有門市停止使用“百安居門業”這一宣傳招牌,并向百安居(B&Q)致歉。此事件最后以雙方和解而告終。
百安居中國區市場部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百安居進入中國市場后,就曾經有不少公司從商標標志和名稱上模仿百安居,比如“家安居”、“樂安居”、“安百居”等,雖然從法律上來講,并不構成真正的侵權,但也有抄襲之嫌。事實上,由于“B&Q百安居”商標在中國已為相關公眾廣為知曉,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百安居屢屢遭遇商標侵權和誤導消費行為。對于這些侵權事件,百安居也對其中的某些訴諸了法律,然而,由于侵權企業的違法成本低,侵權現象時有發生,并未得到遏制,所以維權之路相當艱苦而漫長。現在,百安居也一直在尋求工商部門的支持,希望能有效打擊名稱侵權現象,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
點評
業內人士指出,侵權行為阻礙了家居建材業的規范發展,帶來不少危害:它首先侵犯了企業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同時造成了相關公眾的混淆誤認,誤導了消費者,擾亂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如果消費者因為無法辨認真假,購買了劣質產品卻投訴無門,不僅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還有損于他們對被侵權商家的印象,同時還會導致該企業的推廣困難重重。
律師分析
服務性商標侵權不易判定
主攻知識產權保護案件的北京市集佳(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邱斌告訴記者,之所以百安居等知名品牌表示維權較難,而且此次美居商標維權案例也耗時兩年才得以二審勝訴,主要是因為家居賣場商標屬于服務性商標,不同于家具、彩電、汽車等普通商品的商品性商標。服務性商標尤其是不動產租賃等,比較難以界定侵權的行為和內容。邱斌給記者打了個比方,一個商標貼在一把椅子上,很明確的這個商標的主體是椅子,一個商標貼在一瓶礦泉水上,很明確這個商標的主體是礦泉水,而一個招牌掛在一個家具市場門口,卻很難確定這個商標指向的經營內容是家具銷售還是物業租賃。法院在審理中容易將商場租賃方的管理行為與下屬商戶的家具建材銷售行為混淆,造成判定和維權的困難。
有法律界專家曾表示,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在對知識產權權利人的保護力度上仍存在一定薄弱之處。因為對侵權證據的取證難等問題,知識產權權利人因為被侵權造成的損失往往難以得到應有的賠償。與此同時,也正因為違法成本低,各種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才會屢查屢現。
知識產權案件多為酌定賠償
在此次美居中心的維權案件中,在經濟賠償方面,明和美居一直以25萬元人民幣為訴訟賠償的標的。而幾年來美居中心在品牌維護方面的費用早在幾千萬元之巨,廣州花都美居中心打著“美居”旗號進行招商和經營也獲利不少,為何訴訟標的僅為25萬元人民幣,最終法院也只判決兩被告共賠償18萬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的知識產權案件多為酌定賠償,由于知識產權和無形資產只是企業收益的一個方面,很難收集證據和判定,因此法官多依據慣例和原告訴求,在50萬元以內進行酌定賠償。
明和美居負責人李志寬表示,此次美居用法律的武器起訴花都美居中心進行維權的目的,在于保護自身權益和整頓行業風氣,而不在于物質賠償本身,法院對于美居中心商標的認可,彰顯了法律的威嚴和公正,也對家居行業內抄襲模仿的不正之風給予了有力的打擊。美居中心還將聯合集佳律師事務所對于其他針對美居中心的侵權行為請求法律保護和提請訴訟。
商標專用權不受地域限制
美居維權案已然塵埃落定,然而留給家居界和法律界還有不少思考。
據律師透露,目前工商局對企業字號的審批和商標局對商標的審批沒有很好地銜接,各個行政區域的市場名稱登記行為沒法限制。
比如明和美居在廣州注冊了“美居”的商號,企業字號為廣州明和美居中心,若北京再有企業注冊“美居”商號和“北京美居中心”的市場名稱也是合法的,這就是上訴案件終審沒有裁定廣州花都美居中心改名而只是要求其不能再單獨使用“美居”二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