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家具,聽誰的才靠譜?深圳市消委會2010年和家具相關的投訴咨詢為119宗,同比增長12%。前日,深圳市消委會發布家具類產品消費指南,細數行業六宗罪——— 實木家具偷換概念、板式家具偷梁換柱、謊稱舶來品、家具合格報告超期、環保概念被濫用、皮質沙發非全皮等。
市消委會透露,2009年,北京針對投訴熱點推出家具行業的格式合同。但南都記者走訪發現,這一維權舉措,深圳并未效仿。
北京推出格式合同
“由于市場上沒有統一規范的銷售合同,家具商品的售后服務容易出現扯皮推諉現象,這已成了一段時間以來家具行業投訴的重點。”市消委會投訴部劉部長透露,其實,早在2009年,北京就已經針對投訴熱點推出家具行業的格式合同,將家具的“前世今生、來龍去脈”均標注得清清楚楚,相當程度避免了商家的文字游戲,給消費者維權上了雙保險。但南都記者走訪發現,這一維權舉措深圳并未效仿。
據了解,北京2009年的家具格式合同里面,明確標識出“主材/面料”、“輔材/五金”和“邊材狀況”等,強化了對家具材質的詳細區分,要求商家規范填寫,避免偷換概念。在“家具基本情況”中還增加了“產地”一欄,包括材料進口地和生產加工地都必須明晰。同時,合同中將檢測機構限定為“經國家認可的家具檢測機構”。對于經檢測家具確實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合同賦予了消費者要求無條件退貨的權利,此外消費者還有權要求家具企業賠償相應的檢測費、交通運輸費、誤工費等損失。
家具買賣合同,深圳賣場難尋
家具買賣合同,深圳家具賣場難尋。昨日,南都記者走訪宜家、金海馬、好百年、紅星美凱龍、百安居等賣場,發現均無家具買賣格式合同,賣場通常只提供銷售小票和發票,憑發票保修。
宜家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憑發票,宜家可按照《上海市家具行業三包規則》為顧客進行保修。百安居是顧客可憑銷售單的紅聯對家具進行保修。南都記者看到,其銷售單上只有家具名稱,并無產地、規格等詳細情況。工作人員表示,該賣場為零售賣場,不提供買賣合同,家具買賣合同可由廠家提供,但幾乎沒有顧客要求提供買賣合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深圳的大型家具賣場,基本沒有給顧客提供詳細的買賣合同。關于商標、產地、材料等也不會予以標注。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規范處負責人吳先生表示,目前深圳并不打算效仿北京,推出家具格式合同。“北京雖然推出了,但并不代表效果好,況且還需要統一的部署”,不過他也表示,雖未推出,但不排斥消費者可以自主使用,例如從網上下載模板,在購買前與商家簽訂相應的條款。
家具行業六宗罪:
實木家具偷換概念
實木材質目前在業界并沒有一個規范的定義,一類仿實木家具是實木和人造板混用的。個別家具經銷商將實木復合家具、甚至貼了一層實木外皮的家具都稱作實木。
板式家具貼面偷梁換柱
現在市場上出售的板式家具的貼面在光澤度和手感上都很難看出差別,個別商家以貼紙、烤漆等冒充木皮貼面賺取差價。
國產冒充進口
進口家具很可能是中國制造,并非真正的進口材料。
家具合格報告超期
產品合格報告已經過期卻仍然展示給消費者,過期的合格報告已經無效。
皮質沙發并非全皮
許多自稱全皮的沙發在背面、側面等不引人注目的部分往往采用的不是純皮,而是用碎皮重新壓出的材料。
環保概念被濫用
少數經銷商出售家具時假借綠色環保概念,可產品根本沒有經過相關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