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外疫情防控中應用效果顯著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教授在天津舉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醫藥在奧密克戎的治療中,會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基于前期治療的經驗,特別是境外治療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改善癥狀明顯,尤其是發熱、咽痛、咳嗽這些癥狀改善非常明顯。此外,它的轉陰時間比較快,復陽比較少,轉重率比較低,所以這表明,在以往的中醫治療中體現出的療效這次依然突出,中醫藥的治療效果還是比較好。這次疫情以風熱為主,可以用連花清瘟,它改善癥狀明顯,尤其是發熱、咽痛、咳嗽,這些癥狀改善明顯。
在香港本輪疫情防控中,連花清瘟得到了廣泛應用。據鳳凰衛視報道,香港資深媒體人劉瀾昌一家5人受感染新冠肺炎,應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服用連花清瘟膠囊等中藥并配合西藥,戰勝了奧密克戎。香港上水區鄉事委員會主席、北區區議員侯志強,疫情爆發后,也感染新冠,因各處急癥室隔離設施不足,他只好選擇居家隔離,期間定時服用連花清瘟膠囊等中成藥,所幸休息五日后核酸檢測轉為陰性。67歲的香港鮮魚行小學退休校長梁紀昌3月1日不幸確診新冠肺炎,發燒至39度,他居家隔離交替服用連花清瘟膠囊(一日三次、一次四粒)和退燒藥,治療6日后,兩次核酸檢測陰性康復。
據沸點視頻報道,在倫敦的中國留學生小麥準備回國前夕感染新冠,期間她曾高燒不退,擔心醫院的急診沒有床位。好在目前終于轉危為安。“我每天吃連花清瘟,一次四粒六小時一次,最終實現自愈。希望在2022年順利回國。”小麥在視頻中講述了中醫藥對她核酸陽性轉陰發揮的重要作用。在國外,許多感染奧密克戎的患者并沒有機會去醫院治療,他們通過自己服用連花清瘟得到了痊愈。
據越南媒體《Soha》近日報道,柬埔寨已經連續一個多月無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新增病例主要感染了癥狀較輕的奧密克戎變種,許多患者在家中使用中成藥連花清瘟和西藥配合治療,輕癥患者的平均康復時間5天。
連花清瘟防治新冠獲得確切試驗證據
日前,國際期刊《循證補充和替代醫學》刊發了由中國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等撰寫的論文《連花清瘟膠囊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前瞻性開放標簽對照試驗》。本次圍繞連花清瘟膠囊對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預防效果開展的真實世界研究,選取1976例與新冠肺炎感染者有密切接觸的受試者,分為連花清瘟治療組(1101例)和對照組(875例),兩組受試者分別接受連花清瘟膠囊(4粒/次,3次/天)治療和常規醫學14天觀察,并于14天后檢測鼻咽拭子核酸檢測陽性率。研究結果顯示,隔離醫學觀察期間(14天)治療組核酸檢測陽性率為0.27%,對照組為1.14%;二次密切接觸者中,治療組核酸檢測陽性率為0.09%,對照組為0.71%。服用連花清瘟治療組都顯著低于對照組;在醫學隔離觀察期間,對于核酸檢測陽性患者,連花清瘟治療組的癥狀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特別是能顯著降低發熱的發生率。這是首個對新冠密切接觸者預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臨床試驗。
發表在歐洲權威雜志《植物醫學》的“中藥連花清瘟膠囊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瞻性、隨機、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應用連花清瘟膠囊口服14天可顯著提高新冠肺炎發熱、乏力、咳嗽等臨床癥狀的改善率,明顯改善肺部影像學病變,縮短癥狀持續時間,提高臨床治愈率,縮短核酸轉陰時間,遏制新冠病情惡化,在減少轉重型比例方面顯示出良好趨勢。
目前,多地新冠肺炎感染者數量出現較大幅度上升。面對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帶來的嚴峻挑戰,做好防護至關重要。除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基礎防護之外,家庭可常備連花清瘟等防護藥物,時刻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連花清瘟從2003年進入市場至今,已經獲得國家層面20余次方案推薦,從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禽流感到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在這十幾年我國發生的病毒傳染性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連花清瘟都獲得了治療方案的推薦,成為治感冒、防流感、治療新冠肺炎代表性中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