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種因素的制約下,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不盡如人意,下行壓力逐漸增加。然而,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2016年的中國家具行業仍有8%左右的增幅,高于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幅,數據最有說服力,家具行業的發展潛力毋庸置疑。同時,家具行業下行壓力增加的表現之一就是出口,2016年家具行業出口領域出現9%的負增長。
家具業作為傳統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原材料、勞動力等成本的增加,其下行壓力將會持續加大。所以,家具業向周邊不發達地區或國家轉移的趨勢也逐漸明朗,比如向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老撾以及柬埔寨等國家轉移,這種轉移只是低端的加工制造環節,而行業的核心如研發、銷售、品牌打造等不僅保留在中國,而且也在逐步增強,所以這種轉移并不會影響家具行業的整體發展。
深圳,作為中國經濟發達和前沿地區,在家具行業也有著突出的表現。以敏華、左右為代表的深圳家具企業,不僅在技術上快速提升,而且在品牌意識、品牌形象以及研發設計上也已經覺醒并深耕。
廣東,過去的家具生產基地,未來可以打造成為真正的家具企業總部基地,立足中國,走向全球。而深圳家具行業,正是引領著中國家具行業從以往簡單的抄襲模仿向設計創新等新發展模式轉變的力量所在。
在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4.0的推動下,中國家具行業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以尚品宅配、索菲亞、歐派等為代表的企業,他們的出現和變革腳步在某種程度上引導了行業的發展方向;另外,以資本為龍頭的企業,如宜華木業、顧家等,快速實現“大吃小”,引領著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對于家具行業的下一步來講,加大研發投入、加強品牌打造、加大全球營銷的網絡建設以及加強總部基地的基本建設這四個方面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家具行業的兩化融合(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高層次的深度結合)才剛剛起步,所以家具業應該在互聯網的促進下,加深兩化融合,快速向中國制造2025邁進;對木材這一可再生材料的充分利用、可替代材料的研發、五金結構件的研發以及工藝改進的深度研究,都是家具行業未來應該注重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