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已經到深度期,去年我們講的“互聯網+”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啟蒙,今年我們需要告別啟蒙,開始講方法論,講怎么轉變,講有哪些陷阱要避開。
過去36年,中國經濟發展依靠的是全球化之下的成本優勢、人口紅利下的規模優勢、體制改革下的制度優勢,這個過程里中國經歷了兩輪消費升級。
今天,它們已經全部喪失了。產業淘汰將是一個新常態,更殘酷的是一代一代企業家被淘汰,36年里最成功的人會離開這個戰場,你們要做好這個心理準備。
我們說轉型,是要獲得新的能力,獲得新的工具,獲得新的商業模式。我認為,未來的五年將是中國制造業的黃金五年。黃金從哪里來?來自于中國制造業現在的三個戰略新起點和兩大革命性驅動力。
三大戰略起點:互聯網已經成為了普惠性工程;全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消費升級誘發供給側改革。
兩大革命性驅動力:第一,互聯網革命:信息工具+大數據+云計算;第二,硬件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
未來五年,將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三次消費升級,成功的商業模式一定有這些特點:圈層化,社群=連接+價值觀+內容;性能比,“價廉物美”時代的結束;人格體,從網紅經濟到直播爆發;定制化,紅領模式到必要模式。
為了這黃金五年,我們需要五個新能力:生產,生產線的柔性能力;研發,單點突破的爆品能力;營銷,大數據的運用能力;價格,擺脫成本定價模式;資本,企業證券化的資本能力。
在這個黃金五年里,新中國制造=互聯網工具+新工匠精神+積木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