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摩3月份的廣東三大家具展,已經是第十個年頭,本以為去觀展不過是淡然而過,今年的深圳家具展卻讓我有點興奮。
放在十年前,如果有人問起“為什么參加展會”?答案很標準——招商。顯而易見,一套設計新穎、品質優異的好產品,加上福利多多的招商政策,成為展會現場最為熱議的話題。在近十年的中國家具展會發展中,產品設計的同質化、渠道發展的飽和性、銷售政策的趨同性,無一不讓“招商”主題日漸顯得老態龍鐘,于是乎,“沒什么好東西”的論調便時常在觀展者嘴邊提及。時至今日,通過展會約上老朋友敘敘舊,或是抱有一種無欲無求的心態去隨便走走,成為大多數家具人赴展的初衷。
真實感受,除了規模和噱頭之外,東莞展和廣州展的的確確沒有打破這種初衷,而這次在深圳,我卻有些按耐不住了。盡管,各大參展商的形象與產品并沒有跳躍性的改變,但通過家居的搭配營造了優美的整體氛圍;盡管,設計巨蛋并不是第一次呈現,但其呈現的設計特征,多少讓人有點流連忘返;盡管,專業論壇的形式已經非常常見,但其人氣之足,已經表明其內涵與外延同樣精彩……
我一度思索,展會的本質究竟應該是什么?參展商究竟應該設定何種目標,乃至用何種形式參展?同時,觀展者又該本著何種心態,不僅僅是去湊個熱鬧,而在其中看出些什么門道呢?深圳展好像讓這個答案越來越清晰——展示的本意必然不會是追溯過去,更多的一定是面向未來,設計也好、論壇也罷,當各種組成元素都指向了“基于需求”與“思維創新”,加上知行合一的執行,這樣的展會必然會引發大家濃厚的興趣。
家具展會,一個在家具圈中老生常談的話題,因為今年的深圳家具展,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對其認知,誰會不愿意看到一個極具創新力、又特別有趣的展會呢?不可停留于曾經的輝煌而忘卻未來的精彩,不可單純強調規模而忽視品質的高低。或許,正是深圳家具展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魂”,未來,誰說它不會成為大家膜拜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