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美琪 上海《家具》雜志主編
中國家具業是一個擁有10100億元人民幣產值和388.82 億美元出口額的產業(2011年)。由于GDP是全國各部門增加值的總和,而我國家具業的增加值約為總產值的一半(2011年約為5000億元人民幣),因此我國家具業貢獻了約 1%的全國GDP(2011年約47萬億人民幣);中國家具業的出口額則約占到全球家具貿易額的40%。
但是,中國家具業是一個“跛腳”的行業,因為它雖有產能巨大的制造業,但是沒有相應巨大的流通業。這種與規范市場經濟相悖的格局改變了市場經濟中家具零售、批發業的規則,而產生了另一種潛規則,即商業地產實際上控制了一、二級市場中的家具零售渠道,一些品牌的制造商必須依靠這種商業地產的“專業市場”,在其中主要由經銷商開店設攤,而小型的制造商勢單力薄,更要完全依靠經銷商在專業市場中設攤開店。整個家具銷售似乎已別無它法了。
筆者認為,國內家具業現代化轉型的重要任務首先必須實現工業和商業的分離,應培育出獨立的家具流通業(家具分銷和零售),并逐步使它成為家具制造業的領袖。從而由家具流通業來引領家具制造業,使其產品貼近市場,貼近消費者,成為一個由消費導向的行業。
其次,全行業應實現文化和商業倫理的現代化轉型,隨著全社會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進程,在包括價值理念、科學技術、生產標準、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家具文化實現現代化;同時,在社會契約意識、誠信經營等商業倫理方面實現現代化。
如果國內家具業能夠實現這種現代化轉型,我們的格局就會大為改觀,相應的規則也將大為改變。到那個時候,規則也將改變格局。因為新的規則將是比較規范的市場經濟規則,例如它決不能容忍專業市場這種以“商業地產”的業態來支配和控制家具零售業,也決不能容忍“拷貝”對知識產權的褻瀆,更不能容忍商業欺詐。